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游
三大校园热点事件!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 2023-03-30 15:03:39
  • 来源: 本站

  三大校园热点事件!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因为涉及学校和孩子,所以一天之内就得到了巨量的转发(140万)和点赞(414万)

  下图为相关学校发布的通告。学校就体罚问题已经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并处罚相关老师,多次和教育部门官员与该家长三方会谈过,且曾经与该家长达成过和解协议,和解条件:学生转到国际学校。不知为何,该家长突然反悔。据此通告,教育部门官员上门了解情况时,还被该家长臭骂一顿。之后曾多次在网络平台微信群散布关于学校关于刘妍老师的谣言,学校三次报警无果。

  1、教师体罚事实存在,所以对教师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免去班主任和学科组长职务。

  2、学生吐血、家长凌晨两点被班主任埋伏袭击殴打、送老师6万元钱均为不实,家长被依法刑事拘留。

  现在某一引发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最初矛头指向往往十分明确,而随着调查和各方暴露出信息的不断深入,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在网络平台上,舆论风向急剧逆转,公众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广州方圆小学哮喘女孩遭体罚致吐血就是一起典型的舆论反转案例。

  反转前,以@小岛里的大海 为主导的碎片化信息强烈刺激网民神经,先入为主引发情绪性判断。众多不明真相的人被裹挟到这一场抨击涉事教师和官方不作为的漩涡之中,不少网民愤怒为主的负面情绪爆发;

  而中立情绪的产生除了源于大量网民转发未表态,还有诸如@小儿外科裴医生 认为“哮喘发作主要是呼吸急促、胸闷和咳嗽,应该不至于咳血的”等影响了一小部分网民不站队,等待调查真相的言论。

  反转后,原本愤怒的网民转而对家长编造谣言消费善意更加难以接受,导致负面情绪大幅上升。其中大多指向刘某利用欺骗的手段操纵舆论的不满,如“活该”“吃自己孩子的人血馒头”等负向评价。

  网易的文章选择的是指向造谣的家长:《央视:“学生被罚致吐血”反转 公众正义感不该被亵渎》。而“澎湃新闻”仍然选择了要继续追责体罚的教师:《吐血是假的,那体罚呢?》。

  占据热评首位的是“消费完网友的同情和愤怒???让大家去网爆老师??”点赞16万+;网易热门跟帖“造谣和伪造证据坐牢几年?”获顶196个;澎湃的文章阅读数10万+,“对造谣家长的处罚呢”获赞4000+。

  校方的措辞还是比较强硬的:“学校在一如既往做好关心关爱学生的同时,将一如既往严格考风考纪,加强学生心理疏导,严格教育管理”:

  “监控是无声的,从画面里能看到监考老师收走了他(时某)的卷子,孩子在哭。”时某家属在接受采访时称,“能看到我们的孩子当时没有在看手机,只是在桌子底下放着。我们承认他有作弊的心,但是没有做出这个行为,是老师过来看见了手机,然后没收了。”

  时某表姐表示,没收手机和卷子后,监考老师仍然说了什么。随后20多分钟,时某举止不安,在哭 ,期间监考老师并未对他进行规劝。

  时某从作弊被抓到跳楼,之间大约有一个小时。他的家人说:“平时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孩子)抗压能力上(有缺失),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和疏导。不过,但凡监考老师跟孩子说一下补考还会有第二次,你回去好好复习或是之类的话,我觉得(孩子)也不至于(跳楼)。”

  8日,家属与校方首次协商无果后再发声,“若校方第二天再通报作弊一事,我相信孩子不会跳楼。” 家属认为,事件发生地点、时间均是在校期间,学校应该对此负责。

  中北大学校长沈兴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方正在进行密切沟通,考试作弊的事实是很清楚的。当时考场里很多人在考试,监考老师不可能花时间去安慰他,影响别人考试,我认为监考老师的处置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学生只要之后表现好,这个处分是可以撤销的。”

  沈兴全说:“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要加强校规校纪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保证学生一定不犯错误,一定不会发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毕竟是成年人,诚信考试是列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中北大学会继续坚持对考试作弊严查的规章制度,树立严格的规范。”

  不过虽然校长的表态比较硬核,但是仔细看在6月11号的最后一次通告有这么一段话:

  熟悉的应该都明白“人道主义精神”与家长沟通协商,大致就是虽然学校坚信无责,但是还是赔了钱的意思...

  还有网友找到了后面被袁老师批为不够正能量,同时也被网友们认为作为小学生很有自己见解的那段线日就在百度问答上面是排名第一的回答:

  还有网友怼Vista的报道表示了不满:即使真是抄袭,能够抄那么长也算是很有诚意了...

  据报道要求学生作文”传递正能量”的袁老师却被官方证实做的很多事情并不太正能量:办辅导班、体罚、收红包都已经被坐实:

  该校校长就对媒体表示,袁老师业务能力很强,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教研活动比赛,还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她还获得过常州市十佳辅导员称号,总的来说非常优秀。”

  从袁老师能拿到这么多高级别荣誉和撰写先进事迹来看,其实这样的有“优秀”教师在教育界并不鲜见。

  也许很多学校都有这样校长眼中业务能力很强、管理班级“有一套”的“优秀”教师,其实这样的老师在领导眼中名声传出去不好听但是用起来很顺手,只要不闹出大事情,这样手段狠了点班级管的牢的教师还会在大会小会上成为校长局长们表扬的对象...

  当然在这个事件中引起轩然大波的还是在群里组织点赞袁老师没错的家长们被指“毫无人性”,因为全网写这个点的太多了相信各位都看过哪些不堪入目的大拇指,小编这里就不再放一遍了。

  6月18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发布通报,正式对坠楼女生缪某某班主任、金坛河滨小学教师袁某某展开调查。

  中北最硬气,背后原因还是教师行为无过错,教师也没有过多的非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言语和行为,不会被人指出问题,所以校长和舆论才能稳稳站在教师一方。

  方圆的教师还是行为有瑕疵,跑十圈算不算体罚还是有很大的争议,校长自然就无法像中北大学校长那样敢于直言“老师完全没有做错”。当然家属方为了给学校施加压力,编织夸大了事实,反而最终对己方舆论完全不利。本来如果仅盯牢跑十圈算体罚可能是家属方相对更优的谈判策略。

  河滨事件到最后以对袁某展开调查为终,归根结底还是袁某个人的言行有颇多偏差,本来看当地各方的通告感觉开始是想保的,但是现在被挖出的负能量行为越来越多,肯定是保不住了。

  首先,打骂学生。多名往届学生实名举报袁老师对其打骂、侮辱。袁老师自己也终于承认,去年扇过缪可馨一耳光。其次,办校外补习班。在职教师办校外收费补习班是违规行为,教育部和各地教委均三令五申禁止。第三,收取家长的微信红包。这更是不对。

  然而这样一位师德有亏、师风欠佳的老师,在学校校长看来,却是“业务能力强”、“和其他老师相处正常”。

  而在群里排队点赞的家长们。他们集体无意识地跟随,在这些家长打造的舒适环境中,“袁老师”们不必改正自己,因为恶言恶行换来的是一片“忠心耿耿”,袁老师肯定习惯了继续将恶语恶行加在一届届学生身上,也不会产生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所以袁老师们的批量出现,校长和家长都脱不开干系...